上海首批五所高校昨天正式启动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这五所高校包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
这些应用型高校将在坚持办学定位的同时,与行业产业深度融合,紧贴重点产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未来这一改革试点还将逐步推广到全市高校。
深化产教融合,不仅需要放大来自企业的真实声音,也要让企业成为评价主体。
此番改革中,试点高校都将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的成效作为学校办学绩效的主要考察指标,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机制。比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发展进行长周期跟踪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试点高校一方面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突出实践应用导向,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行业任职能力认证,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突出对教师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的成效评价,引导教师在产教融合赛道上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例如,上海电力大学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为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试点学院及专业新进教师住企实践。
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表示,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统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资源配置、内部管理的整体性改革,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全市高校在融入主战场中比作为、强贡献,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